灵璧县杨疃镇食用菌产业园。
冬日的皖北大地寒气逼人,但在灵璧县杨疃镇食用菌产业园里却暖意融融,一排排菌基像小山丘一样,雪白的菌菇探头探脑,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年来,我市通过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积极打造秸秆综合利用收、储、运、用产业链,有效解决秸秆禁烧的源头化治理问题,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破解产业振兴所需的资源问题,为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创新“三抓”举措效益显
抓机制促管理,全面提升运行效能。印发《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及其办事机构议事规则》,成立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全程开展技术跟踪服务,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抓技术促转化,研究开发推广运用。经过多年引进示范、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市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模式,重点发展秸秆青贮饲料化利用,每年可完成秸秆加工量8万吨左右,带动县域秸秆饲料加工企业100余家,促进草食畜禽业发展。
抓落实重实效,确保政策支持到位。我市每年将秸秆综合利用市级配套奖补资金列入预算,对纳入农机购置机具种类范围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应补尽补。目前,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1560万亩耕地可增收6.2亿元至7.8亿元;秸秆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累计增加收益2.3亿元。
“秸秆五变”拓宽致富路
“秸秆五变”,收储是关键。我市围绕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覆盖秸秆和废物的全方位收储体系,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26个、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219个、堆放转运点1156个,实现秸秆收储运网络乡镇全覆盖。
秸秆变“肉”。出台《宿州市百万头肉牛产业发展行动工作方案》,积极做好秸秆变“肉”增值大文章。力争到2027年,全市肉牛出栏量达到50万头,饲料化利用率达到40%,在全省率先突破肉类总产100万吨大关。
秸秆变“能”。目前,我市5座生物质发电厂已全面建设运营,年发电总量12亿千瓦时;建设大中沼气项目6个,总池容0.88万立方米,装机容量29万千瓦、年产沼气237.5万立方米;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企业16个,年消耗秸秆21万吨。全省首个利用农作物秸秆合成甲醇项目在我市率先落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消耗秸秆40万吨。
秸秆变“肥”。全市拥有规模化有机肥龙头企业19家,年产有机肥31万吨,消耗秸秆19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
秸秆变“材”。全市拥有生产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秸秆工艺品、一次性餐具等秸秆原料产品企业8家,年生产各种绿色建材、板材38万吨,生产秸秆粉5.5万吨,年消耗农作物秸秆58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
秸秆变“菇”。全市大球盖菇、平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规模化企业发展到130多家,年产鲜菇5万多吨,年“消化”秸秆18万吨,产值突破3.6亿元。涌现了一批以灵璧县杨疃镇为代表的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食用菌的特色小镇。
“秸”尽其用绘就生态图
今后如何持续做大做强秸秆综合利用这一环保、兴农、促农增收的事业,力争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安文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全面提升重点项目实施质量。牢牢把握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契机,科学部署项目推进重点,展示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秆利用模式,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开发新技术、添置新设备,探索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新路径,提炼可复制、可推广技术模式。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培育。围绕秸秆综合利用全产业链条,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年实际利用秸秆量500吨至1000吨企业培育工程。加大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力度,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宿州,提升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和产业带动水平。
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在现有秸秆收储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体系建设。统筹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 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逐步扩大实际收储产能。
推进省级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创建。大力推动农村绿色能源开发应用,培育壮大农村绿色能源产业,推动以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为主体的区域性绿色能源低碳发展。通过示范创建,建成至少1个特色鲜明、多能融合、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省级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基本实现示范村镇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民生活低碳化、乡村产业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在打造“无废”乡村、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行。(文/图 本报记者 杨雪)